发展巡礼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巡礼 >> 发展巡礼右侧 >> 正文

【聚焦党代会 五年成就展】语言文化学院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4日 15:13    作者:    来源:    点击:

五年来,语言文化学院始终坚守教育初心,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教育学五大学科门类,涵盖了汉语言文学、英语、人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书法、泰语等多个本科专业,其中人文教育专业也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云南省特色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不仅满足了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就业选择。

五年的时光见证了语言文化学院的成长与蜕变,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从科研创新到国际交流,学院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和昂扬的奋斗精神,彰显了深厚的学科底蕴、鲜明的专业优势以及不懈的创新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建设了一支学高品正的教学与科研团队

作为学校办学历史最久的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秉持“开放、包容、宽厚”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科研水平提高,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进修和学历提升,现有教职工103人,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云岭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与科研带头人和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1人,硕士生导师3人、“兴楚人才”3人。学院重视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现有“汉语言文化教学团队”“传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教学团队”两个省级教学团队、一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

二、积淀了一批深稽博考的科研成果

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积极关注研究学科前沿重要学术问题的同时,也把传统文化研习、中外文化交流和教育教学研究作为己任。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和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文艺作品50余部,在各级各类核心刊物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600余篇。目前,学院已成为滇中语言教学研究、滇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及传习、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及海外华文教育研究、楚雄州中学语文、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三、搭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

围绕地方文化繁荣和学校学科建设及科研需要,学院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与当地企业、学校和文化机构合作共建研究平台,设有云南智慧汉语研究院、滇中国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省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培养基地、“一带一路”华文教育基地、新文科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外语教育与跨文化研究所、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大中小学人文教育一体化建设研修中心、楚雄师范学院数字人文教学实验中心、楚雄新韵律诗歌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滇中人文讲坛”“滇中非遗”论坛等学术论坛影响日益深远。

四、培植了一批卓越一流的本科专业

多年来,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人才需求,形成了“融通中外,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师生多以文墨风雅、妙语华章而被识别。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中,语言文化学院培育了较深厚的学科文化和较鲜明的专业优势,突显了师范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办学特色,举办的汉语言文学、英语、人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书法、泰语专业均为云南省C类专业。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培育学科、教育学语文学科为硕士学位培育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云南省一流专业。

五、辐射到南亚、东南亚国家

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传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学院与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老挝、斐济等国家的高校、华文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人员互访、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方式推进国际化进程。同时,为培养华裔新生代的根脉意识,引导海外侨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开创我校华文教育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新局面,学院与楚雄州委统战部联合开展“楚奏华声”线上文化体验暨华文教育活动,得到了几个参与国家的高度好评。

六、培养了一批人文情怀浓郁的筑梦人

学院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OBE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专业认证理念,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出发,构建了学科、专业、课程三位一体,课堂、实训室、体验馆、研究平台多头联动,校内、校外双向互补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育人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的乡村教师,成为乡村孩子的筑梦人。

七、营造了一个温馨典雅的学习环境

学院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传统,深入挖掘学院在建各类专业中业已形成的优秀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文化浸染在育人育才中的积极作用,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把有限的物理空间转化为无限的心灵释放场域,突破有限课堂的局限,让师生行走在散发着书卷味、书香气的庭院中,聆听朗朗书声,与先贤对话,与时代同频,创造知识,创新文化,全面发展。

八、拓展了一批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构建OBE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根据用人单位意见、毕业生跟踪调查、专业综合评价和专业认证等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拓展办学渠道,争取多种社会资源,形成综合育人体系,先后与国内外大中小学、企业、社会组织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供稿、图片:语言文化学院

审核:马建荣

编辑:耿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