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巡礼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巡礼 >> 发展巡礼左侧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30日 16:26    作者:    来源:    点击: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在州委、州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二届党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奋发拼搏,积极进取,圆满完成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党建引领保障更加有力。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各项建设持续强化。接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共培训处级以上干部500余人次,“万名党员进党校”集中培训党员干部6000余人次,思想理论武装持续加强。选拔任用处级干部67名,科级干部64名,调整交流处级干部167人次,配合上级选任厅级领导干部7名;创建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5个云南省“一流党建示范院(系)党组织”、7个“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2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1个院系典型工作法;2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人获评全国先进教师,1人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党建基础不断夯实。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扎实开展6轮校内巡察,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四风”纠治成效明显,党风、政风、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向好,管党治党更加坚强有力。

                               管理与经济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获评云南省高校第五批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

                        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暨新党员代表宣誓活动

                        学校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之重走红军长征路现场教学活动

                       学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

                            张文旺州长莅校开展高校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

——五年来,立德树人成效更加显著学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扎实有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不断融合,“大思政、大宣传、大统战”工作格局持续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质量稳步提升,“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楚雄师范学院分课堂特色鲜明。建有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功复牌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外宣工作亮点纷呈,美誉度不断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在全省名列前茅,学生公寓(宿舍)“6T”管理全部达标创建,国防教育持续强化,大学生应征入伍每年均超额完成。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2400余项,活动参与量40余万人次,“青马工程”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开展近千场次。2241名学生加入党组织,学生代表性成果获奖142项,44支团队入选全国专项社会实践团队,13名学子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云南省“百名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无偿献血工作再获国家表彰。

                           师生代表赴华坪女高开展“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活动

                            学校举行楚雄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

                         学校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

                   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粽叶飘香 情浓端午”系列活动

——五年来,人才培养质量更加凸显学校1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入选云南省本科高校一流(B类)专业建设备案名单,8个专业获批一本招生资格,24个师范专业(方向)获准实施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11个师范类专业通过第二级认证。学校成为全省具有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及公费师范生招生和培养资格的唯一地方高校。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认定省级一流课程29门,获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近200项。招生规模逐步扩大,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总体稳定,校友遍布全国各行各业,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获奖近千项,考研升学率、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率持续攀升。

                                      考研情况统计表

                                    省级一流课程情况

                       我校学子在第十一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佳绩

                         第四届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成果舞台艺术实践展演

——五年来,师资队伍建设更加扎实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多种形式强化教师技能提升。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共引进博士75人,培养博士16人,鼓励批准攻读博士学位68人,引进银龄教师20人。评聘正高级职称81人,副高级206人,中级281人。获省级人才称号20人、州级人才称号20人。逐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多名老师获得省级级以上奖励

——五年来,科技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学校获批1个省级一流建设学科,8个校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主持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95项,其他科研项目36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26项;主办或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100余场。建有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校级科研机构46个。学报影响力因子明显提升,CI学科排序较2020年上升152位。

                          学校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情况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周光友教授做客我校雁峰论坛

                         学校与楚雄州人民政府开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座谈会

——五年来,办学基础设施更加夯实学校获中央支持地方财政项目29个,累计5357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不断提高,数字校园建设快速推进;图书期刊资源不断丰富;后勤服务积极开拓校内外市场,深入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尤其让我们振奋的是,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规划2000亩、总建筑面积58.58万平方米、总投资37.73亿元的新校区建设已于2023年底奠基开工,目前正如火如荼推进各项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学校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楚雄师范学院整体搬迁项目奠基仪式

                                    新校区施工现场

——五年来,开放办学格局更加多元。学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合作持续加强,积极开展干部培训、教师进修、专业对标等。国际合作不断拓展,招收各类来华留学生908人,接待国外高校来访980人,学生出国出访511人,建立国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新建国别区域研究中心2个,开展出国出访及国外读博项目、接待国外高校来访团组20个,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00余份,对外合作办学成效更加凸显。

                             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合作交流

                学校与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美丽乡村”合作事宜座谈会

——五年来,校园安全防线更加牢固学校持续抓牢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坚决做好防范校园传教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筑牢保密安全防线,压实校园安全责任,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学校开展普法宣传进高校活动

                                   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学校开展第35个禁毒防艾宣传周系列活动

——五年来,社会服务能力更加彰显学校聚焦国家和云南省社会发展战略,实施“国培”和“省培”计划项目,合计培训5779人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5305人。深入推进与双柏、大姚、元谋、永仁等县合作,成立4个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互聘导师、联合培养等方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遴选师生156人进驻沧源县开展帮扶,组建新高考9门学科,93名专家团队赴耿马县和沧源县开展送教工作,加强对禄丰三中的托管帮扶。选派12名干部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及发展产业,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赴沧源县开展送教活动

                       学校举行云南省“国培计划(2022)” 初中音体美骨干教师第三批次培训

                                学校与元谋县签订校县合作框架协议

——五年来,体制机制赋能更加强劲。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书记与校长沟通机制,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妇代会作用,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健全。拟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制度、教学科研等改革措施400余项,推进科学的预算制度建设,开展各类审计项目166项,依法治校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召开七届一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学校推进内控制度建设

                            学校召开七届一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过去五年,是学校抢抓机遇、夯实基础,保持乘势而上和快速发展的五年;是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发展的五年;是克服困难、化解矛盾,保持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时刻,共同感受到习近平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的巨大鼓舞。五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就没有活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奋斗,就没有进步。

供稿:办公室

审核:马文军

编辑:陈玲